修辞手法中婉曲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3:05:33

委婉(或称婉转、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是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科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社会交际乃至政治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只好隐约闪烁之词来暗示。如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一次酒会上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二十多年。”真是妙绝。既让人体会到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美国侵略和干涉的结果,又不伤美国客人的面子,听者皆发出会心的微笑。
有时,人们用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既不违背语言规范,又会给人以风趣之感 。有人谈及某人相貌陋时,说“长得困难点”,谈到某人对一件事,一个人有不满情绪时,说他对此人此事有点“感冒”等等,均曲折地表示事情的本意。
使用委婉语,必须注意避免晦涩艰深。谈话的目的是要让人听懂,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要做到语言含蓄,须善于洞悉谈话的情景和宗旨,还要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这样才会使你的语言得心应口,别有新意。
歇后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讲演或言谈中。妙用歇后语形容,描绘某事物,就会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感强的长处,给 人俏皮、诙谐、幽默之感,使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大增。歇后语用得适时适地,必会妙趣横生,余味无穷。陈毅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分析敌我形势时,曾说国民党抗日好比“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而我们队伍好象“芝麻糖打滚,越滚越粗”。两句歇后语,顺情入理,格调风趣,很有说服力。
歇后语用得巧,可使言语生辉,用得不好,也会适其反。若言语轻浮,口出秽词,必惹人烦。若生般硬套,不顾听者的语言习惯,必使人费解。若言不 及意,生造歇后语,就会令人发笑。如文革中,有个工宣队员,生造歇后语,就会令人发笑。如文革中,有个工宣队员,在某校全体师生员工大会报告说“我是工人,没有文化,不会拐弯抹角,说话是鸡蛋壳指屁股——嘁里喀嚓……”,引起好大一会哄笑,自然效果不佳。使用歇后语要适度,要用得少而精,点一以为是,如果多而滥,就会令人有轻佻之感,贫嘴之嫌了。正如语言学家格拉西安所说:“说得恰当要比说得漂亮更好。”

婉曲也称折绕。有些要表达的意思,作者不想直接说出,或因社会等各种原因不敢明说。而是采取一种迂迥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