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被人们称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6:58:34
人们常把孟子称为什么?简要介绍一下孟子及其思想(不多,两三行就好)

“亚圣”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名轲。邹人(今山东邹县)。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30岁左右开始从事教学,44岁开始列国之游。约在齐威王时到齐国,大约同时期到过魏,先后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腾、薛、宋、邹、梁等国。其时各国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而孟子所述“唐虞三代之德”,各国君主因其“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能用。故与其门徒著书立说,将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六篇。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孟子提倡用尧、舜等先王之道的“仁义”治理天下,极力反对各诸侯国之间使用暴力兼并的“霸道”。他认为贤明的君主能够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而这要从划分田界开始,实行井田制。

孟子的政治主张来源于他的民本思想。他提出了民贵君轻之说,认为民心的向背可以决定国家、君主的安危。尽管他呼吁统治者要解除民众的疾苦,但是,他从社会分工出发,把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看作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他的局限性。

孟子一生到处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的性情,只要努力行善,人们都可以成为尧、舜。所以,孟子十分注重道德修养,认为要达到能“舍生而取义”的更高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修身养性。

“亚圣”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一)性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确认,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羰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也是孟子的“性善”论。

在孟子认为:“仁、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