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人物(短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0:24:00

1.靳辅(1633~1692)

清康熙时治河名臣。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顺治九年(1652),由官学生考授国史编修。康熙十年(1671)授安徽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十六年二月,以原官总督河道。是时河道失治,苏北地区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决口近百处,海口淤塞,运道断航。靳辅到任后,周度形势,博采舆论,上陈经理河工事宜八疏,改进前人治河方法,在近十二年的督河任上,成功地进行了几项治黄工程:先是挑下游清江浦(今江苏淮阴)至云梯关河身淤土,用“川字沟”法挖深河底;就河心取土筑两岸大堤(南岸自白洋河至云梯关三百三十里,北岸自清河县至云梯关二百里),用束水刷沙法治理下游,引导黄、淮入海。又疏浚自云梯关至海口百里河道,把浚、筑两事统一起来。后又于砀山毛城■,徐州王家山,睢宁峰山、龙虎山等多处建减水闸坝,平日闭闸束流,遇大涨则启闸分泄,分引黄水注洪泽湖。同时也注重徐州以上山东、河南地区黄河的治理。二十四年秋,修筑了考城、仪封、封丘、荣泽等县河堤。在治黄中,还于二十五年在清河县(今江苏淮阴)开中河,使运道北上粮船只行黄河二十里就进入中河,避开黄河之险一百八十里,提高了运输效率,又大大减少了风浪招致的损失。由于靳辅的这些措施较为得宜,黄河安流了三十余年,漕运亦安全通畅。二十七年春,靳辅为御史郭■等参劾,以阻浚下河、屯田累民革职。三十一年二月,复起督河,十一月病卒。著有《靳文襄公奏疏》、《治河方略》。

2.陈潢

〔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后在世〕字天一,一字天裔,号有斋,浙江秀水(一作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饶学识,河督靳辅过邯郸,见题壁诗异之,踪迹得潢,礼之入幕,治河多资经画。圣祖南巡阅工,尝问辅道:“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辅以潢对,特赐参赞河务,按察司佥事衔。潢著有河防摘要,《清史列传》传于世。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王安石,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