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里面竟然有任意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43:49

禁区内任意球,即禁区内间接任意球。禁区内的任意球属于间接任意球,不允许直接射门,必须要攻方两次触球以上,射门或进球才有效,否则即使罚进球门也要判球出底线,由对方罚球门球。
判罚原因:
判为禁区内间接任意球的犯规共有九种情况,其中前五种是针对守门员的,后四种是针对队员的。禁区内间接任意球判罚情况有:
(一)守门员走步
守门员用手控制球时,在发出球之前行走四步以上,应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允许守门员行走的“四步”可连续使用或分开使用,但应累计计算。当守门员以一脚为轴,另一脚前后移动,不算作走步,有时守门员快速跑动中跳起接球,落地后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向后或向前走了几步,不应计算在四步之内。 (四步规定五大联赛已经取消。只保留在非正规的比赛当中。)
(二)“第二次用手触球”
犯规当守门员用手控制球后,一旦将球置于地上或传出,即为进入比赛状态,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行走四步之前、之中或之后,只有当处于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对方队员触球之后,该守门员方可再次用手触球,否则应判“第二次用手触球”犯规,但不包括守门员扑、接球时手触球后无意脱手,球着地后,守门员再次用手触球。
(三)守门员手接回传球
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故意踢给他的球,是不允许的,但这不包括同队队员由于没有掌握好技术动作而踢出的球意外落向守门员处;也不包括同队队员用头部、胸部和膝盖等部位传球给守门员。然而,如果裁判员认为,队员是利用规则而故意设置骗局,例如,队员用脚将球挑起后再用头部顶给同队的守门员,或队员用脚将球挑给同队另一队员将球用头部顶给同队的守门员,此时不管守门员是否用手触球,这种情况不但应被判罚间接任意球,还要因犯有非体育道德行为而被警告。这个间接任意球的判罚地点不是在守门的触球地点,也不是警告守门员,而是判将球挑走的队员犯规并警告该队员。
(四)界外球掷入本方禁区
界外球掷入本方禁区,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直接掷入的界外球。
(五)持球超时
守门员用手和臂部持球超过5~6秒,应判守门员故意延误时间,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当守门员利用手臂的任何部位接触球后,便可认为是已经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门员故意地用手臂挡球,但不包括裁判员认为该球是意外地从守门员手臂弹出,例如守门员扑救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