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木塔还需要装避雷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9:06:44
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谢谢。

据台湾大学物理系主任林清凉博士和中国科学院戴念祖研究员合编的《电磁学》一书中介绍,我们祖先在防雷方面有两大贡献:一是引雷入地,二是绝缘避雷。

  关于引雷入地,书中说到,300多年以前,来华传教士、葡萄牙人安文思(1609~1677)在《中国的十二大奇迹》一书中叙述了中国建筑特点和渊源。他说,屋顶脊吻龙上的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这样,当闪电落在屋上或皇宫时,闪电就被龙舌引向金属条通路,并且直奔地下消散,因而不致伤害任何人。他的记述比美国的富兰克林在1752年提出用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建议要早一个世纪。

  关于绝缘避雷,《电磁学》中写到,山西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高67米,其中铁刹长14.2l米,塔刹分别用8条铁链系于各屋脊端加以固定。这一建筑历经近千年,但未被雷电烧毁。近年的研究表明,该塔是建于周围绝缘极好的地基之上,具有“绝缘避雷”的机制。

  2004年,中国气象局防雷工程专家王雪森高工到浙江宁波的天童禅寺,发现该寺也是采用的绝缘避雷。随后清华大学的虞昊教授闻讯立即赶去观察,进一步证实处于高雷区的这一千年古寺具有绝缘避雷机制。王雪森先生多次提到,四川自贡盐井的木塔架高数十米,经历数百年不是也没被雷击坏吗?目前,我只知道这三处古建筑有绝缘避雷的机制。

  有些防雷专家反对绝缘避雷,不承认那些有千年实践检验的绝缘避雷的机制。相反,却把古建筑物遭雷击的责任,统统算在绝缘避雷的帐上。我们说古建筑防雷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引雷入地,一种是绝缘避雷,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措施也没采取。因此不能把古建筑的防雷和绝缘避雷划等号。还有一点要说明,现代人在古建筑物内装设电灯电话,砍伐附近高大的树木等破坏了原有的防雷机制,由此遭受雷击就更不奇怪了。

  2005年春节前,中国气象局防雷委员会召集在京委员和一些防雷专家开会,会上有人用河北定兴古塔没有装避雷针而遭雷击的事例来说明绝缘避雷行不通,对此我有两点质疑:一是该塔是砖结构的,谁曾勘测得出它是绝缘避雷的机制?砖是绝缘材料吗?二是雷从上面打下来打在塔底的一个金属构架上入地。显然这个金属构架是后置的。它肯定破坏了原有的避雷机制。怎么能把该古塔遭雷击作为典型事例来否定绝缘避雷呢?这是否有些太牵强附会呢?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