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何时说过这样的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21:04:56

语出《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这句话是关公败走麦城时说过的话,表现了关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死不屈的气节,也体现了一位将领对主公的忠诚.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

解 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出 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用 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刘绍棠《花街》:“~,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近义词 宁死不屈

反义词 忍气吞声、苟且偷安

《三国演义》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http://www.oklink.net/gdwx/4dmz/2/076.htm

却说关公在麦城盼望上庸兵到,却不见动静;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
粮,甚是苦楚。忽报城下一人教休放箭,有话来见君侯。公令放入,问之,乃诸葛瑾也。礼
毕茶罢,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
郡,皆已属他人类;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