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初五不用剪刀?还要吃饺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8:04:09
为什么正月初五不用剪刀?还要吃饺子?

破五(正月初五日) 从初一到这一天,人们一般不大干活,五天之内不蒸新馍,妇女不用剪刀以免破财;初六日以后,方可动手干活。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

不能用剪子是过去家中的媳妇提出的,他们其实是想在忙碌了一年后休息。还有不能扫地之类的也一样
至于饺子,好吃吧~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