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体诗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6:47:12

宫体诗最早缘起于人们对徐摛诗体的称呼,以其流行于太子的东宫而得名。《梁书·徐摛传》云:“属文好为新交,不拘旧体。……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徐摛长期跟随萧纲,中大通三年(531)五月,萧纲立为皇太子,徐摛随之入京,他的诗体便开始在春坊即太子的东宫流行起来了。萧纲以太子和皇帝的身份写作并倡导这种诗体,从而影响了一代诗风。如《梁书·简文帝本纪》载:“帝(萧纲)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宫体。”不过通行的文学史往往将“然伤于轻艳,当时号宫体”也当成简文帝的自序之语,并据此认为宫体诗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的,这显然就与同书徐摛传的记载有了矛盾。其实,这句话原是史家的评语。

  那么,什么是宫体诗呢?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也就是说,宫体诗是一种有特定内容和风格的宫廷文学。唐初魏征的《隋书·经籍志》集部叙便是从这两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宫体诗的:“梁简文帝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而梁代徐陵应诏而编的《玉台新咏》也正是根据类似的标准来收录梁代诗歌的。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载,筒文帝晚年“令徐陵为玉台集,以大其体”。徐陵是徐摛之子,而玉台又是宫廷的别称,所以后人所说的玉合体实际上就是宫体。那么,《玉台新咏》是如何“大其体”的呢?其序云:“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忝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由此可知,所谓宫体,在当时的宫廷文人自己看来,也就是“艳歌”。硬把古代的作品也拉进这些“艳歌”之列,并冠于卷首,原不过是为着证明宫体诗源于古诗、合乎风雅而已,即所谓的“以大其体”。因此,《玉台新咏》仍以收录梁代的宫体诗为主。而所录的宫体诗中又以简文帝的为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如他的《咏内人昼眠》、《咏舞》、《春日》、《独处怨》诸诗,或描写宫女的睡态、舞姿,或假托女子的口吻作伤春之辞、杜撰思妇对塞上征人的相思,凡此种种,莫不着一“艳”字。至于其它一些写景诗和咏物诗,如《咏风》、《秋夜》、《晚景出行》之类;则基本不出宫廷的范围,并且其中也往往有宫女的影子。如《晚景出行》开头云:“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虽题作晚景,但第二句就写到了“春闺”。其风格也同样是轻靡艳丽的。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