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22:36

一、允许开设工厂,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有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入,经济上的侵略加重;

二、开放的通商口岸,向内地进军,扩大了开放的市场;

三、割地赔款非常巨大,加重了政府和老百姓的负担;

四、根据一体均占,这些条款除了割地赔款外,别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享受到;

以上对中国的市场加深了殖民化,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进程。因此说是大大加深了。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

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等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

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输割手续,李

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

饿得厉害!”经过20多天的谈判,日方下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

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

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

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马关条约》是继《南濂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便利了

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

数十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