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在清朝是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8:09:12

通辽市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重镇,但是通辽二字作为地名,其沿用的历史却并不久远,至今才九十余年。它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出放“巴林爱新荒”。现在依据主持这次放荒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所形成的四件档案史料,简单介绍一下通辽地名的产生过程。
民国以前,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这片土地,是属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卓里克图亲王的领地,它是一块广阔的牧场。由于清朝末年以来,统治阶级推行蒙荒放垦政策,这里逐渐出现了汉民开垦种植的农业经济,也渐渐有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在民国元年(1912),第十五代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因为挥霍无度,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打算将祖传的领地正式出放招垦,以放荒收入来还债。此事经呈报奉天都督后,又转报给民国大总统批准同意,确定出放。这就是出放巴林爱新荒。于是,在当年由奉天都督遴派官员,成立了名为巴林爱新荒务局的官方放荒机构,主持这次放荒事务。正是在这次放荒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辽这个地名。
出放蒙荒,必须先制定总体规划。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一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五月的《丈放科尔沁和硕卓里克图亲王所属巴林他拉至爱新庙牧场荒地章程》中,对通辽地名产生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记载吧。在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这次放荒的地段“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长约五十里,宽三十里,约有荒地六万七千余垧”。由于此荒“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所以这块荒地称为巴林爱新荒。巴林他拉,又称为白音太来,此处写法不一,是蒙语译为汉语时音译的不同,它位于今天通辽市科尔沁区街区的南部。爱新庙,又译为安心庙,位于今天科尔沁区西六方乡幸福村东,该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小细河,现称为洪河,位于今天科尔沁区与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交界处。辽河即指今天流经通辽市中部的西辽河。它们构成了巴林爱新荒的四界。现在的科尔沁区街区正处于当年放荒之地的东北部。在这一《章程》中的第四项还记载着,“四、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不先勘留,听凭各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此段荒内于适中之地应留镇基一处,占地约五方”。在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出了在这次放荒中,为了避免今后混乱,准备先勘留出一块面积为五方之地,作为建镇之地基。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在这预先勘留的镇基之上,形成了人口聚集的小镇通辽。因此,这一记载可以认为是通辽这个地名产生的前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