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是否有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09:25:03
如题

草船借箭是有的 不过主角是孙权

  数百年来,诸葛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
  这要得力于《三国演义》。此书第四十六回把周瑜要杀孔明,命他监造十万支箭,
  以及孔明立下军令状,再哄鲁肃上船,利用大雾的机会,逼近曹营,用船受箭的事,写
  得十分生动,真是一篇出色的文字。
  但你可知三国时代,历史上只有孙权“受箭”,却没有孔明借箭这回事么?
  那是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进攻东吴的濡须,正在两军隔江相持之际,孙权坐着一
  条大船来观察曹军的动静。据《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
  (曹)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
  乃还。”
  《魏略》是魏国的郎中鱼豢写的,他写的是本朝的事,而他也不需有意去颂扬孙权
  ,可见此事还是可信的。孙权起初料不到会中了这许多箭,弄得船要倾侧,他只是急中
  生智,设法使船得到平衡,也算他头脑机灵。
  孙权虽然不是有意去借箭,但事实却引起小说家的注意,认为这是个好题材。
  于是宋元的说书人就把这件事用在周瑜身上。那故事说,赤壁之战中,周瑜和曹操
  在水上对阵,“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
  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
  曹公听得大怒。”
  由此,草船借箭的雏形出现了。
  不过这故事细想也有毛病:在大白天两军对战中,曹兵岂有只射箭不进攻之理?即
  使只射箭,又哪会一射就是数百万支?
  到了罗贯中撰《演义》时却不同了。他写孔明是在三日前预知江上有大雾,又写出
  发时间是在四更,又写日高雾散时,孔明急令收船,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曹兵
  追之不及。那便入情入理,简直可以收入“用兵奇计”之中了。
  《演义》是许多头脑的智慧产品,由此一事也能证明。

火烧博望坡也有的,但火是备备自己放的,不是孔明想出来的

火烧博望坡有,草船借箭无

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博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