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发出的光从哪里来(微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2:23:11

通电,灯丝高热,灯丝中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能量升高,脱离了核的束缚。这些电子从高能量状态跃迁回低能状态时要放出不同频率的光子。由于电子不在原子和范围内,跃迁不受轨道影响,因此能发出各种频率的光子。这些光子中可见光的部分就可以被人看到了

大概的原理是这样的:白炽灯工作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灯丝,由于它的灯丝电阻很大,所以产生2000℃的高温。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钨很耐热。在高温下,钨原子的电子运动很活跃,获得了较多的能量,逐渐脱离原来的轨道飞离原子核,但当能量消失时,电子返回原来的轨道,并把多获得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这就是我们见到的光。

具体原理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大概就是这样,可能会与现实有点出入。

因为电的热效应,钨丝发热变红,发出光。
微观:分子变得活跃,电子绕着原子核的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