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兴尽而去 《世说新语》里的那一段原文请告诉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6:15:23
王说:“吾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解释一下最好。
原文从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的名字那里开始。拜托了!!!Thank you!
笔架山下910,Thank you!不过请告诉我原文!!!急急急急急!!!!!!!!!!!!!!!!!!!!!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王子猷(名徽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西晋文学家)《招隐》诗(描述田园之乐的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让家人备酒,四面一望,一片皎洁明亮。他便起身左右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士》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正在剡地,他马上连夜乘船去戴家。船行了一夜才到剡地,到了戴安道家门,却不进去,又回转山阴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小议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雪夜访友人戴安道,到了门前却又返了回来,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后来用为成语,表示随兴致行事。后又转化为“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抱着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归。

《世说新语》里讲,王献之居山阴,突然想念戴安道,便冒雪连夜乘船前往访戴。天亮到
了戴家门前,却连门都没敲,转身就走。仆人很奇怪,问为什么。王说:"吾乘兴而来,
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吾乘兴而来, 兴尽而去
解释;我高高兴兴的来,高高兴兴的离去。

给你个网址,有原文,太多了,我没有找,你自己慢慢的找吧!

http://www.tianyabook.com/gudian/xinyu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