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常会蒙上一层水珠,是什么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37:07

室内外有温差,玻璃窗靠室内的一面的热气含的水分在玻璃窗外面的冷空气的作用下降温,凝结成小水滴

1、是室内外温差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过饱和而凝结成水。
热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浓度大一些,冷空气中则小一些,这是感觉冬天比较干燥的原因(北方尤为明显)。室内较热的空气靠近温度较低的物体-玻璃,气温下降,水蒸气过饱和而凝结出来,由于这是在温度低的物体表面(玻璃)附近发生的,水就会凝结在物体表面(玻璃)上。冬季外界温度低于屋内温度,由于玻璃接触室外冷空气,温度也低于室内温度,所以内壁凝结水珠或出现形式各样的窗花。
2、如何解决室内玻璃淌水:玻璃淌水,说明一是室内的温度较高,二是湿度较大。
解决办法有三个,一是安装保温性更好的玻璃,比如室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效果明显,但要增加费用。
二是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这样人在屋里会冷。
三是在窗户下沿摆上一排旧毛巾,这样,从玻璃上淌下来的水会由毛巾吸收,早上把毛巾拧拧干即可。

从物理的角度称之为凝华。
初中物理课就有讲到过,当处于气体状态的水分子,遇到骤冷的物体时就回凝结成水。
下雨也是同一种物理现象,热的积雨云遇到冷空气就回迅速凝结成水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掉下来,成为雨。
冬天室外温度低,中间隔着玻璃。玻璃相应向室外释放热量,就回比室温偏低,室内温度高的空气中的水分子接触冷的玻璃就回凝结成水珠。

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玻璃上.因为玻璃与外界接触温度低于室内,所以就会凝结在玻璃上!!

室内比室外温度高 水分多 (人吐的)热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 空气里的水蒸气发生凝华 形成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