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鲁迅的错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56:55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中的(逐渐淡薄起来)到(完全消失)应该是递进关系,可为什么要用一对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呢(虽然----------但------) 有谁能回答,这难道是鲁迅的错误吗?

你读初一啊?还是初二?

我初二拉!

我学过这片文章!可是你说的问题我怎么没遇到啊!真是的!难道是我特别聪明?呵呵,开玩笑的!

这个问题呢,应该这样理解----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到)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我在括号中填了一个词,你这样去读不久通了嘛!

因为以前的人写文章就是这样,你不用歇斯底里地去懂,只要知道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作题,分析拉!
OK,就这样吧!

顺便,再告诉你,我语文是全班 第一 ,所以---比较......!呵呵,再见!

不是。你没有读懂这段话阿,鲁迅的意思是说,他对于阿长和山海经的敬意已经随着时间慢慢淡薄了,但是一直没有消失,可是终于有一天这种敬意消失了,为什么呢?大概就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弈蛾答非所问。
我比较厌恶这种行为,很多人都这样别人问了关于某个名人的问题就把生平般出来,完全没有注意其中能不能解决问题。
还有人认为字多就能成为最佳答案,所以拼命加,这也是令人厌恶的。

是的,这句话用了虽然但是,语句不通,意思不明

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