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可这几次考试都不太理想,不知该怎么安慰或引导她?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13:35
从高三起,她的身体也日渐消瘦,饭量也小得很。看到别有同学有进步(以前她基本在班上前几名,这几次都到十几名了),自己却没进反退(特别是数学这科,以往考130多分,现在只考90分左右),她心里压力很大。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又不好再给她施加压力了。朋友,怎么办呢?我真怕她撑不住。谢谢!

考前紧张焦虑是学生中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有45%的考生在预考或考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出现轻度焦虑症状,有的甚至还失眠。考前紧张焦虑综合征是由于考生一想到考试情景和考场那种强烈刺激,就引起情绪紧张焦虑,使正常的生理、心理功能暂时性失调。越临近中考、高考,症状越多、越严重,常常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最常见的考前紧张焦虑有:失眠状态,眼困但脑子异常亢奋、清醒,越想睡越睡不着。厌学状态,越临近考试越不想学习,对考试没有信心。怯场状态,一想到进考场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脑子一片空白,越急越怕。记忆阻滞状态,提笔忘字,对某个公式或概念非常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晕场状态,莫名其妙地头晕、头痛等。出现这些状态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家长和考生心理期望值过高,过度追求完美而产生自卑所致。

调适学生考前心理状态,创造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这种家庭氛围可给孩子一种良好的心情,也满足了孩子得到被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其易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家庭成员之间尽量用幽默、富于幻想的语言进行交流,使孩子在闲暇中释放紧张情绪。尽量减少说某某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之类的内容,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对孩子测验中的小挫折、不顺利,父母要帮助他摆脱挫折心理的干扰,维持自信心,绝不要埋怨。

考生自己也要学会放松。考前一定的紧张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维持一定的紧张情绪可以使人精力更加旺盛,思考能力得到更好发挥。但是如果感到压力太大,出现恶心、头昏、头痛、心慌、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时,那便是紧张过度了。过度紧张阻碍智能发挥,此时应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放松练习,可以听听轻音乐来消除紧张情绪,也可自我暗示:“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坏的。”或翻翻夸张、逗趣的漫画作品,促使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恢复自信心。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找到感觉,那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因为每个人的紧张程度不同,导致紧张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在心理医生那儿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一、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
高考对人生来说当然比较重要。十二年寒窗,似乎胜败在此一举。还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家长的殷殷期望,新闻媒体的狂轰烂炸,往往会使同学们把高考看得太重,其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