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区的白色污染程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19:28:19

月24日 常德农经网

  农膜与种子、化肥并列为我国农业技术的三大法宝。它的推广和应用对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等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8亿亩以上,地膜的年需求量45万吨以上;棚膜覆盖面积2250万亩,年需65万吨棚膜,农用膜实际消费量超过110万吨,农膜使用量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农膜质量不过关,回收手段落后,加之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量农膜污染着农田,“白色污染”这一农膜的“副产品”,使白色革命这一农业生产上划时代的技术革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

  阴影因何而来?

  使用农膜能够有效改善和优化栽培条件,具有保湿、保温、保肥、保土作用,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增产,提高农产品质量。自我国推广应用农膜以来,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增产增收,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推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给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残留在地里的农膜也给农田土壤带来污染,“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

  据记者了解,短短数年间,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省区,其间地膜覆盖技术功不可没。随着植棉面积大幅度增加,新疆农民的地膜使用量近年来不断上升。同时,地膜小麦、地膜玉米、温室蔬菜等,也都大量地使用塑料薄膜。在农作物单产提高的同时,残旧地膜遗留也对土壤结构产生了不良影响,并造成化学污染。目前,新疆有2000多万亩农田覆盖地膜,平均计算,每年要用掉约9.2万吨聚乙烯农膜。为防止白色污染加剧,自治区采取了一些措施回收废旧农膜,部分地区回收率达到90%,但综合计算,每亩平均残留废旧农膜仍达到2公斤左右。

  20年残留之危害

  国产农膜强度低,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因此使用起来容易破碎,不易清除。由于残膜收购价格低,调动不起农民的积极性,人们只注意清理大张的残膜,而忽视了小块的,同时只捡地表的,不翻挖土里的。这种效率极低的人工除膜方法,残膜率高达50%。

  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可残存20年以上,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据专家统计,减产幅度为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