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其中错误的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3:38:19
A.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B.分泌: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D:传导: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B
因为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面是下丘脑的详细介绍:

功能: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下丘脑中有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例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作用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因此可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作用:有人认为下丘脑后部是交感神经中枢,而前部是副交感神经中枢。但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实验事实的支持,这个概念已不被大家所公认。现在认为,下丘脑不是单纯的交感或副交感中枢,而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和其它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体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

1.体温调节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破坏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后,体温不能保持恒定。下丘脑的体温调节机构除有中枢性温度感受器外,还有控制产热和散热功能的中枢。
2.摄食行为的调节 动物实验证明,下丘脑的腹内侧区接近正中隆起的两侧受损伤时, 动物的食量大增;如以电流刺激这一部位,则食量大减。因此,这一部位被称为饱中枢(satiety center)。相反,下丘脑外侧区损毁时,动物食量减少,甚至拒食;若刺激这一部位,则食量大增。因而被认为是摄食中枢(feeding center)的所在。在正常机体,这两部位之间可能是互相制约的。至于摄食中枢的自然刺激是什么,有人认为血糖水平的降低是引起摄食中枢兴奋的主要传入信息。实验征明,动物在饥饿状态下。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较高而饱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而饱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多。进一步实验证明,饱中枢的活动还与该中枢内神经细胞的糖利用水平有关。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但因缺乏胰岛素,饱中枢神经细胞的糖利用率减少,因此其活动降低而使食欲增加

3.水平衡的调节 损坏下丘脑外侧区除可引起动物拒食外,饮水也明显减少;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些部位,则可引起动物饮水增多。但控制饮水中枢的确切位置目前还不清楚。

下丘脑控制排水是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抗利尿激素是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的。神经分泌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