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邮在汉代是个什么级别的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4:31:20
具体又有那些职能?

督邮:官名.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辞海)

汉代中央御史、郡刺史和县督邮相结合的三级行政监察网

汉的行政监察网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的,而是在中后期才成网配套。在西汉前期,主要是沿袭秦朝,其中央监察系统分为三部分:一为中央主管监察的机构御史府,一为主管行政但兼理监察的丞相府,一为地方诸侯王国的监察机构。这三个监察机构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御史府和丞相府的监察职任分别对皇帝负责,而诸侯王国监察机构则直属诸侯王,其官员由诸侯王任命,对诸侯王负责,它不是中央御史府的派出机构和下属机关,无论是御史府还是丞相府对诸侯王国的监察官员都没有任免和差遣的权力。御史府,其监察对象主要是中央机关及其官员,基本不负责对地方的监察。丞相府,其监察对象是除诸侯王国之外的直属中央的郡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监察形式是由丞相临时派遣属员进行,不常置。这种监察虽然是临时性的,但因其权力甚大,连监察御史也在其纠举之内。诸侯王国的监察机构,其监察对象则是诸侯王左右官员及王国所辖郡县及其长吏。但由于御史府不直接纠举地方官员,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实际上削弱了。

西汉中期,主要是从汉武帝开始,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撤销监察御史,下诏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每一州设一名刺史,刺史在州内有常设的官署。他们除每年年底到京述职之外,其余时间在州内执行监察任务。13个州的刺史皆隶属于中央御史府,由中央御史中丞具体督管。西汉中期的州刺史有几个特点:秩卑,仅为六百石官员,只相当于低级县令;权重,负责监察地方两千石长吏,对其中的贪赃枉法者,刺史可以举奏弹劾·也可以直接拘捕。地方两干石长吏一经刺史弹劾,轻者贬职免官,重者处死。所以刺史是代表中央的,被认为是“居牧伯之位,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重职大”的官员(见《通典·职官典》);赏厚,刺史在监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可由六百石官员直接升为两千石官员。这是其他六百石官员很难享受的优厚待遇。同时,中央对刺史的监察权有一定的限制,使其不致滥用权力,明确规定其监察范围为六条,即所谓”六条问事”:“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富;③两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