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萝卜山会的由来及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03:14

云溪庵俗称“下村庙”,位于现今的台东道口路,始建于元代,属道教庙宇。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神像,归崂山太清宫管辖。建庙时,因庙前有清清的河水流过而得名。过去,这里出产的萝卜又脆又大,民间又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因而萝卜就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逢庙会日,人们来这里卖萝卜、买萝卜、吃萝卜,久而久之,清溪庵庙会就被人们称为“萝卜会”。 “云溪庵”因地势低狭,年久失修,在青岛建置初期庙宇被毁,但萝卜会却一直延续下来。如今的萝卜会,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一,会期3天。会上商家云集,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每年都有4000多个摊点,与会人员达百万人次。围绕萝卜做文章是萝卜会的一大特色,商业部门和各地商贩调运来大批品种不同的萝卜,仅1994年一届即售出各种萝卜9万公斤。由文化部门组织的集食品、艺术于一体的萝卜艺术雕刻大赛,得到了各大宾馆、饭店的响应(因为食品雕刻已成为高雅宴会的象征),海天大酒店、黄海饭店、华天大酒店等星级宾馆每年都派出特级厨师和雕刻高手参加比赛。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萝卜,在他们的刻刀下,转眼间变成“百鸟朝凤”、“二龙戏珠”、“雄鹰展翅”以及四季花卉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令围观群众赞叹不已。另外,由百名民间艺术工作者参加的剪纸、编织、布贴画、纸贴画等现场表演比赛,同样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在萝卜会上,富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市场、观赏类商品市场格外受人青睐。字画、盆景、奇石、雕塑、花鸟虫鱼、民间玩具、各类编织品、旅游纪念品摊点前都聚集者大批顾客,书画市场在这里也显得生气勃勃。近几年的萝卜会,届届有突破,年年有创新,已成为岛城春节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民间节日盛会。

老青岛过年时就有逛山会习俗,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逐渐淡忘了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1994年在四方区区委的协调和组织下,萝卜山会又重新开始举办。以后逐渐地将会场移到贮水山儿童公园举行在台东还设有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