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10:41
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乐观的心境
因为在古时..诗人们总喜欢用秋来诉愁..然而..刘禹锡却说出了我言秋色胜春朝这样的绝句..

作者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请问是“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还是“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静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题目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的“朝”的读音?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 古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胜春潮”的后两句是什么? 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露了他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