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常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09:47
瓷器与陶瓷的区别,至少3点,请大虾帮忙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是有空隙的,而瓷器的密度是很高的,陶有很大的吸水性。还有一点,瓷有透明度而陶没有。密度可以通过敲击来判断,透明度可以通过视觉来观察。

对瓷器的具体定义,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份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莫来石成份;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4、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陶器的英文是:pottery
瓷器的英文是:porcelain
陶瓷器的英文是:chinaware(注意c字母要小写)
陶器和瓷器的制品:ceramics

陶器Ceramic

陶器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或加入不同的参和料),经过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物.他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00oC - 1000oC左右,特别疏松的仅600oC。

瓷器Porcelain

瓷器在古代也称窑器。瓷器以瓷土(瓷石)为原料,成形,干燥和施釉后,经1300oC左右的高温烧成。外观质地硬致密,表面光洁,胶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原料

火候(oC)

声音

吸水率

陶器

陶土

600-1000

闷、翁

吸水

瓷器

瓷土(瓷石)

1300左右

清亮

不吸水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