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离子组学有较清晰的认识吗?请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41:53
主要是植物体内的K,Ca,Na,Mg等离子

植物离子组学:植物营养研究的新动向

--------------------------------------------------------------------------------
发布人:杜卫华 发表日期:2005-10-17 点击次数:444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植物所联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植物离子组学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和中国等国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记者就植物离子方面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会议主持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永官。

记者:植物离子组学这个概念人们听起来还比较陌生,什么是植物离子组学呢?

朱永官:植物离子组学是近5年来植物营养与环境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新思路。植物离子组学主要利用现代高通量的元素分析手段(如ICP-MS),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手段来研究植物吸收、积累养分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机理及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植物离子组学在功能基因组学、现代植物营养学、环境修复、农产品安全与营养品质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记者:这一思路的提出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

朱永官:谈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从化学计量学说起。化学反应过程中,物料和电荷的平衡是最基本的化学规律,植物生长也不例外。比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和 H2O必须遵守6∶1的比率,否则反应就不彻底,这与植物营养中的最小养分律是相对应的。生态(生物)化学计量学是指生态相互作用及其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平衡,有时也可以指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生态化学计量学最早主要针对水生生态系统:如由于氮—磷比率而决定的藻类的爆发,食物链中养分的平衡关系等,在植物生态与营养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记者:植物营养与这种平衡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是如何研究植物营养的?

朱永官:环境决定了植物体内的化学组成,而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环境条件,包括施肥和污染等,比如欧洲的氮污染(氮的相对过剩)与原始植被退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目前,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