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哪个王爷能明哲保身,年轻便归隐了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1:49:43
最近想写的一个小说,定在明代,可是翻了一些书,都没有查到类似的或是可以跟历史相近的人物,想知道他的名字、小字、事迹,请各位帮帮忙,谢谢!
他有什么事迹呢?

有这样的王爷,他叫朱权(1378年-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将朱权分封为河北会州(今热河平泉县南),称宁王,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洪武三十一年(1983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进军南京,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前,曾胁迫朱权出兵相助,并许以攻下南京后,与他分天下而治。经过四年战争,朱棣打败建文帝,夺取了政权,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朱棣即位后,非但只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还将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朱权遭此巨创深痛,即求清静和韬晦,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多与文人学士往来,自号臞仙,又号大明奇士,涵虚子、丹丘先生。朱权晚年信奉道教,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的《茶谱》。

明代宁献王朱权所制“中和”琴,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古琴飞瀑连珠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应为:宁、衡、益、潞,传世宁王琴海内仅此一张,为宁王琴孤品),为明宁献王朱权亲制,到现在已有500多年。制琴人“云庵道人”便是明宁献王朱权的别号,此人多才多艺,是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琴学大师。他除完成了许多戏曲、历史论著之外,还广集古代琴曲,加以解说,著成《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他还精心制琴,并流传后世。

明正统七年(1442),朱权在(今南昌市石埠乡)自建生坟,屡往游览。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卷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由于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江西省博物馆内。

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