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自行车主动轮受的摩擦是有益的,从动轮受的摩擦是有害的,那么为什么从动轮也要有花纹增大摩擦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56:47
根据分析,自行车行进时候,主动轮后轮受的摩擦是有益的,从动轮前轮受的摩擦是有害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理想的自行车应该是增大后轮的摩擦力,给后轮车胎增加花纹就可以说得通。但是,照这个说法,前轮所受摩擦力是有害的,不就应该减少它所受摩擦力吗?这样的话,前轮车胎没有必要有花纹以增大摩擦的啊??这个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怎么不能统一呢?前轮也设计成有花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期望有人能够解释

骑自行车包括前进行驶和平稳控制,方向控制等等多方面的

自行车主动轮受的摩擦是有益的,从动轮受的摩擦是有害的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前进行驶而言的

可是如果前轮无花纹,就如同前面12号a所说,与地面不断打滑,无法平稳行驶,容易摔跤了。

其实,轮胎上的花纹使橡胶与路面的摩擦减少了。干燥条件减少了轮胎在路面上的附着力。正常的情况下,静摩擦力与互相接触的刚性的固定物质的接触面无关系,但是,轮胎不是刚性的。有证据表明:使用光滑轮胎的车在干燥地面上的刹车距离要小于采用良好花纹的车!
设计的沟槽花纹是为了湿滑的路面,这样的路面上的水可以进入到轮胎的沟槽之间,橡胶轮胎就可以直接与路面接触,不会在它们之间产生一层薄薄的水膜。总的来讲,在干燥的路面上失去的附着力,在湿滑的路面上得到了补偿。
赛车(比如A1方程式)使用“光头胎”就是为了增加轮胎与赛道的粘力,也是为了防止其打滑而增加静摩擦系数及静摩擦的最大值。
所以,自行车前轮使用“光头胎”的话雨天会摔很惨的。切记!

所说的受益与有害是在你用脚踏踏板的时候...在不踏的时候前后胎都是有益的!2个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都是帮助自行车运动的..若前胎没花纹,那么就...显而易见....

不用花纹你就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