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发现史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00:12
如有知情者请速速告知!

血液有不同类型是奥国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一八六八~一九四三)在一九零二年提出的。他曾从自己和五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样本,合成三十个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他发现有的样本成功混合,有的却发生凝结(黏在一起)。他于是领悟,每个样本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有两人的样本,红血球上有一种称为「Anti-gen」(抗原)的物质,他于是以「A」作标记;另外两人的样本,另有一种「抗原」,他依字母顺序,以「B」作标记;只有一人的样本,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但血清中却有两种抗体,他自己的血液也是如此,他于是以「O」(表示无抗原)作标记。后来,他发现有一群人的血液,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他便叫它做AB型。
  从此,血液便分为A型、B型、AB型、O型。

血型的发展史
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泰纳首先发现了ABO血型。这一发吸纳,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此,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30年荣获了诺贝尔奖。 ABO血型中有A型、B型、O型和AB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 既发现ABO血型之后,从1927年开始,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血型系统。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除了人类以外,连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动物也存在血型,甚至乌龟、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得痕迹。 血型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与医学、生化学有关,而且和人们的思维、性格、气质、行为,甚至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血型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国外,特别是日本,一些人类学家已经把血型的研究作为一项新兴学科来进行探索。日本著名的人类学专家能见正比古,以及他的儿子能见俊秀,还有铃木芳正、铃木健二、古烟种基,他们以血型为研究主导,从人的性格、气质、恋爱、婚姻、子女关系、人际关系、心理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 我国在血型研究上,基本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从一部分翻译过来的资料中,大概地了解到国外的血型研究动向。 由于我国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等等,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国外的一些血型研究成果不能机械地照搬,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虽然说血型研究成果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放之四海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