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自强新政 为什么拉他们的是机车,而不是骡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44:46
拜托迅速!!
急!!!!

清末“新政”
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它的历史背景是: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清政府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统治能力。《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清朝统治集团中,在义和团运动后顽固派失势,洋务派占据上风。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颁发上谕,命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兴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在当时的笔记、报刊、奏折中,通常称清廷此举为“新政”。同年4月21日,又命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清朝中央政府推动“新政”的专门机构。以后陆续颁布各种章程命令推行“新政”,直至清政府灭亡。

编练“新军” 新军是相对于清朝旧有军队而言。它用西方营制编成,以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要求士兵具有一定的文化,军官则由国内外近代军事学堂毕业生担任。

1894年冬,清政府命胡 芬在直隶(今河北)马厂编练“定武军”,次年转往小站练兵。随即由袁世凯接办,改称“新建陆军”,约七千人。同时,又有张之洞在湖北编练的“自强军”。1901年以后,“练兵”成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当年下谕停止武科科举考试。命各省筹建武备学堂,并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1903年,清朝中央政府设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各省设督练公所,为中央及地方编练“新军”的领导机构。1904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三镇,成为以后北洋军阀的基础。1905年6月,清政府将“常备军”改称“陆军”,统一全国番号,“北洋陆军”练成六镇,1906年11月,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统率全国“新军”,并将北洋六镇中四镇的指挥权收归陆军部。1907年8月,陆军部奏准《全国陆军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编成办法》,命各省加快编练。至清朝覆亡,实际共练成十四镇,又十八个混成协,又四标以及禁卫军一镇,共约十六万人。

筹饷 《辛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