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TB”、“XML”文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9:44:01

XML全称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翻译为可扩展置标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或可延伸标示语言,是一种置标语言。置标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XBRL和XPath等。

XML是从1996年开始有其雏形,并向 W3C(全球信息网联盟)提案,而在1998二月发布为W3C的标准(XML1.0)。 XML的前身是SGML(The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自IBM从60年代就开始发展的 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化后的名称。

GML的重要概念:

文件中能够明确的将标示与内容区隔
所有文件的标签使用方法均一致
1978年,ANSI将GML加以整理规范,发布成为SGML,1986年起为 ISO 所采用(ISO 8879),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大型的文件计划中,但是SGML是一种非常严谨的文件描述法,导致过于庞大复杂(标准手册就有500多页),难以理解和学习,进而影响其推广与应用。

于是,人们对SGML进行了简化衍生出 HTML。HTML 简单,在初期没有任何定义文档外观的相关方法,仅用来在浏览器里显示网页文件。而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人们为了控制其文件样式,扩充了描述如何显现数据的卷标。在 Netscape 与 Microsoft 之间的浏览器大战后,HTML 标准权威性遭受重大的考验,所幸,到了HTML 4.0时,W3C 又恢复了其地位。

同时W3C意识到HTML的原罪:

不能解决所有解释数据的问题 - 像是影音文件或化学公式、音乐符号等其它型态的内容。
效能问题 - 需要下载整份文件,才能开始对文件做搜寻的动作。
扩充性、弹性、易读性均不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家们使用SGML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