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上海2006年整年每月房产成交量明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7:17:54
我目前在写份关于房产市场走势的报告,还喜欢各位知道的朋友能提供给我相关的资料哦,谢谢了

从总量上来看,2006年1至11月上海市住宅累计成交总量为1956万平方米,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24.83%。虽然无法恢复到2004年的高度,但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从各月走势来看,住宅成交量受宏观调控影响明显比去年减小,调控后每月成交量基本稳定在170万平方米上下,最低的2006年7月份也有159万平方米,与2005年调控后连续三个月每月仅为七八十万的成交量相比,2006年情况大为乐观。

  虽然2006年4月份新一轮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却比2005年小了很多。一方面,经过一年的挤压,投机性需求已经基本退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心态比去年更加成熟,降低了对颠覆性降价的预期,自住性需求持续释放。

  2006年1至11月上海住宅市场的成交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

  ▲1至2月:传统淡季2月为传统淡季,成交量全年最低。

  ▲3至5月:市场火爆由于2005年宏观调控后需求一直处于压抑状态,春节过后需求开始放量,且热度逐步攀升。虽然宏观调控已经开始,但成交反应较为滞后。因此,2006年市场成交最高峰出现在5月,达到近250万平方米。

  ▲6至7月:成交缩减虽然同样经历密集的宏观调控,但成交的降幅比2005年平缓很多。

  ▲8至11月:趋于平衡供求双方都较为理性,在调整中达到平衡。

  从成交结构来看,均价5000至1万元/平方米的中价房成为上海住宅市场的成交主力,占成交总量的近半;其次为均价5000元以下的中低价房,占总量的三成以上;再次为均价1至2万元/平方米的中高价房,最后为均价2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高价房,仅占住宅成交总量的4%。由此可见,均价万元以下的中价及中低价房已经占到了近8成,为成交的绝对主力。

  从各月来看,2006年中高价、高价房成交全年比较稳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而中低价房和中价房则出现互为涨跌的态势,拐点分别出现在3月和9月。

  3月以前中价房成交大幅上升,随后逐步下跌,比最高点下降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