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奏鸣曲共有几个乐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3:14:45

月光奏鸣曲
钢琴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1年,又名,《第十四钢琴奏鸣曲》、《#c小调奏鸣曲》。作者把它题献给第一个恋人朱丽叶?琪察尔迪。当时他们已分手,失恋和耳疾都给贝多芬带来极大的痛苦,作品即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而成。德国诗人莱尔什塔勃听完第一乐章后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皎洁的月光,出版商据此给作品命名"月光",作者自己标名为"幻想奏鸣曲"。不仅因为它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在作品结构上也充满表现了自由、即兴的性质:如速度安排上打破了传统奏鸣套曲快慢乐章的顺序,将三个乐章分别定为慢板、小快板和激动的快板。

第一乐章为三部曲式。乐曲在徐缓的长音和不断流动的三连音衬托下奏出如歌的主题,宁静中隐含着忧郁压抑的情绪,整个乐章充满深刻动人的丰富情感,细腻地表现了内心的苦楚和波动。

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采用了小步舞曲的体裁,曲调优雅轻盈而富有生机。这是一个过渡性的乐章,既与第一乐章的进入做了准备,似乎是瞬间留下的微笑使悲哀的心灵暂时得以解脱。

第三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以奏鸣曲式写成。主部主题如不可遏制的冲突和热情爆发了出来具有戏剧效果。它与第二乐章有紧密联系。但表达的情感迥然不同;副部主题热情洋溢,似从心底发出的申诉。结束部连续的八分音符奏出了坚定的节奏,表现了冲动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进入展开部后,内心激动的程度更为强烈。尾声部分沸腾的热情到达顶点时突然出现缓慢悠长的音调,很快又沉寂下来。在此之后则是更猛烈的冲击,最终结束在两个有力的弦中,仿佛肯定了意志最终战胜悲痛的感情和内心矛盾,从而证明人在同命运的对抗中终将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