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钧窑丁香紫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36:56

宋钧窑 丁香紫尊

宋代五代名窑之一的钧瓷,窑址发现在河南省禹县内的八卦洞和古钧台,本来也是烧制天青单色釉的,但天缘凑巧,产生了「窑变」,使钧窑在瓷史中能独树一帜。

在此之前,也曾传说产过不少「变作」的作品,但窑工以为有鬼,多半都打碎了,至钧窑才肯定了「窑变」瓷器之美,从此以后,由於窑变瓷器出之偶然,反而更加贵重了。窑变的产生是釉药不纯的结果,后来窑工由此悟出了钧釉配制的方法。钧窑的釉色是一种乳浊釉,釉中含有丰富的磷酸钙,如果将窑内的温度烧成「还原焰」,钧釉便呈蓝色调,著色剂是铜氧化的结果;如果窑内的温度是「氧化焰」,可使钧釉呈绿色调。钧窑偏重紫色,紫是铁质和铜质混合后,以「还原焰」烧出来的,但是作品因摆放时距离火膛或近或远,使窑品的颜色因受热度的不同而有偏红、偏蓝的差异。

钧窑大部份是日常家庭用器,花盆、盆托、插花等用器特多,这类用器的底部都刻有数目字,数字愈大,器物愈小,反之亦然。

本器是仿商周之铜尊,唯分割装饰面的稜脊并不周到,一般张口下面的稜脊是延到口沿的,但是此器在一半处便打住了。整体上是紫蓝釉,泛紫红斑,又留有不少气泡,从前的鉴赏家称之为「橘皮」釉。圈足内是天蓝色釉,甚为光滑。

一般钧窑的造型多莲花式,而六瓣葵花式、圆形、正方式斗形也有。总之,钧窑瓷釉色厚、变化多,是最富有现代意味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