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与鸟”为话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8:48:57

说不出来由哪年开始,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就有一群群来自西伯利亚和其它北部地区的小精灵们,飞越万水千山,来到了春城昆明,度过那寒冷的严冬,然后在次年三月份春暖花之际再飞回去。这些小精灵,就是红嘴鸥。
很少有人知道,大批量的红嘴鸥涌入春城,却是缘于一次偶然。1985年冬天,从西伯利亚南迁的红嘴鸥,原本是到南方地区过冬的,但在迁徙的过程中,在我国的华南一带遇到了冷空气,于是转而涌入到了云南昆明的滇池一带。从此,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高原各大湖泊,就成了它们钟情的迁徙越冬场所,每年都有数以万只的红嘴鸥飞入昆明过冬。
红嘴鸥 ,又名“笑鸥”、海鸥、“钓鱼郎”,在我国,因为红嘴鸥其冬天嘴呈鲜红色而被鸟类学家命名为红嘴鸥。在欧洲大陆的伦敦、柏林、汉堡等地,也有红嘴鸥会在市区停留,然而,其数量及壮观程度却远不及昆明。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有哪个城市像昆明一样,能聚集着这么多的野生鸟类,而且与人如此和谐相处。红嘴鸥选择了昆明,是昆明人的幸运与自豪。
红嘴鸥的远道而来,不仅在沉闷的冬季给昆明市区带来了一丝丝新意与活力,更让同样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多了一个赏鸟以及与自然亲密亲近的好去处。可以说,今天的红嘴鸥,已经成了昆明最大的一张城市名片,你要是拉住一位昆明人问一下,谁最能代表昆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红嘴鸥!”每年,红嘴鸥的到来,告诉了人们,秋天已去冬天要来了,而红嘴鸥的离开,又告诉了人们,冬天已尽,春天要来了!
如果说20年前的那场偶然,让红嘴鸥偶尔认识了昆明,那让红嘴鸥一留就是20年的,则是昆明那四季如春般的气候,更有昆明人民对红嘴鸥的那份挚爱与关切。每天,在翠湖,在大观楼滇池旁,在盘龙江畔,总能见成群的人们,一家大小,在为红嘴鸥投食。在现今的都市里,已经很难得见到这种人与自然生灵如此亲密的和谐场面了。今天的红嘴鸥,俨然成了昆明老百姓心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家庭成员了。在禽流感爆发之际,昆明市鸟协的工作人员马上分批对进入春城昆明的红嘴鸥进行禽流感检测,以检查跟踪它们的健康状况,防止它们受到更大面积的感染。当地政府和一些企业,也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红嘴鸥的食物采购。回报这种关怀的,是越来越多的鸟儿飞临此地,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到昆明地区越冬的红嘴鸥1964年只有300只,1983年增至1500余只,1985年达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