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的历程及体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39:21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突出表现为教育轴心南移。
(1)先秦及秦汉时期。教育轴心明显地处于黄河中、下游。该地区教育名人(26人)占统计总数(29人)的89%。其中山东、河南教育名家密集,占总数的50%。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仅有3人。此期孔、孟、荀、墨等诸子百家及其私学绝大部分居于北方。如孔子主要施教于鲁及其周游讲学之地卫、陈、曹、宋、郑、蔡等国均在黄河流域。荀子在赵国讲学授徒,曾游学于齐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及楚、秦等国,其弟子韩非、李斯皆著名于秦。墨子于宋,大办私学等等。及汉代董仲舒等发扬儒学取得“独尊”地位,作为其主流的经学,无论是今文经学的代表董仲舒,还是古文经学的代表马融、郑玄,均是北方人。兴太学,设五经博士于京都长安,这也无疑进一步稳固了北方的教育轴心地位。

(2)隋唐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教育名家此时大大增加。此期笔者统计教育名人约64人。江苏、浙江两省15人占24%,整个长江流域增至19人占30%,珠江流域也有1人。与前相比,教育名人的分布呈发散状,分布于12个省区,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黄河流域的教育主导地位虽有削弱但仍占首位。这与隋唐疆域拓展和经济文化较大范围的繁荣紧密相关。

(3)宋金时期。初步统计教育名人为86人,以长江为界,恰好南北各占43人,在上一时期基础上,北消南长而呈均衡态势。况且南宋建都江南,加之北方战乱频繁,各方资财遭受破坏,此消彼长,教育南北均势,势在必然。以当时兴盛的理学教育表现最为明显,其四派的代表人物的地理分布刚好南北各半:濂学代表周敦颐(湖南),闽学代表朱熹(福建),洛学代表二程(洛阳),关学代表张载(陕西)。

(4)元明时期。教育名人76人,北方16人占21%,南方60人占79%,南方优势确立,此期教育轴心已经转移至江南。元代北方人才因南逃而凋零,南方因地处边远,各方限制较少而兴盛。如著名的苏湖教学法,明代王守仁以及以反传统面目出现的王艮、李贽,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学东浙之风,及一大批知识分子,如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科学、教育家和顾炎武、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均出于南方。

(5)清朝。初步统计了73人,其中北方10人占14%,南方63人占86%,教育轴心偏居江南的形势更加明显。一大批教育家如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