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亲戚过去是牺盟会成员,现在没有音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42:38
很想知道他的去向,死活?

“牺盟会”全称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从1936年9月成立,到1939年12月解散,虽然只有短短3年多时间,但发展会员已达300余万名,是国共两党建立较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是统一战线历史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据《牺盟会史》记载,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步伐,中国社会各阶级间的关系起了显著变化,不仅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营垒中的爱国人士和一部分地方实力派也都有了抗日救亡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对阎锡山当局的重大影响下,由当时在山西自强救国同志会中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个别党员和一部分左派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召开了纪念“九·一八”5周年大会,在大会上发起组建了以抗日救亡为宗旨,以各阶级、各界抗日爱国人士为主体的一个统一战线的群众抗日救亡的民族革命大同盟性质的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

“在当时的情况下,牺盟会其实就是把积极抗日的各个阶级,不分男女老幼都组织动员起来,使其成为真正的统一战线的群众救亡组织。”曾亲历过这一阶段历史的新华社山西分社原副社长马明告诉记者,牺盟会最初还是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为会长的一个官办团体,直到1936年11月,薄一波同志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派遣,并以他为首组成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到山西同阎锡山合作抗日和主持牺盟会工作之后,经过1937年初对牺盟会纲领的修改和领导机构以及人事上的逐步调整,名义上阎锡山还是会长,但各部门的领导工作,已大体上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势力所主持,牺盟会实际上的领导权,已经被我党所掌握。

卢沟桥事变后,牺盟会在山西各界人士中的号召力日益突出。马明老人回忆说,当时最让人激动的就是由牺盟会成员组织发起的“百万人签名捐款、数万人请缨上战场”的运动。那时,签名捐款运动从1937年7月12日在山西全省范围内开展后,各阶层人民群众和军政机关职员、士兵、工人、农民、店员、学徒、洋车夫等都纷纷响应。当牺盟会发出“志愿兵少年先锋队的任务是在于保卫国土上前线”的号召后,当天太原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紧接着,阳高、繁峙、平定、盂县、新绛等各县的热血青年,成群结队志愿报名,背着行装跋山涉水来太原接受军政训练。远在武汉、京沪、香港的一些有志青年也起而响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