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八妇女节改成女人节好在那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45:02

“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当初设定为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建议以每年3月8日为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即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拥护。

我国妇女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3月8日为妇女节。当时由于翻译偏差,没有与英文中"woman"完全对应的词语,而妇女呢多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已婚的女子。
无独有偶,在长沙女性对“三八妇女节”这个称呼颇有微辞的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个人博客上透露,在她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有一个关于《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性)节”》的提案。

张晓梅委员表示,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字词汇的发展演绎,人们对于“妇女”的理解已产生了差异。事实上,“三八妇女节”已将一大部分女性排斥在外。她说,在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其中“妇”即有已婚女子、妻子的含义。“妇”字从象形的含义来看为“女子执帚”,本意为操持家务,从现在看来,显得气息陈旧,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现在,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妇女”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女人,年轻女人,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女性多不会用“妇女”代指自己。韩美林、张抗抗等响应

而且,现在人们通常会在“家庭妇女”、“保护妇女儿童”等词组中用到“妇女”这个词,而且在感情色彩上,“妇女”与“女性”、“女子”、“女人”等通指词汇相比,还含有弱者的联想、有贬低的倾向。所以,每当“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即使这个节日女性可以享受诸多福利,但是许多年轻女子都不自觉地将自己排除在节日之外。另外,随着人的观念的与时俱进,广大女性不仅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也对自身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细节十分重视,精益求精。如果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妇女”这个称谓,甚至在相互传递祝福时,在对方以“妇女”相称时感到不满或不快,那么这会有违于“妇女节”让所有的女性都受到全社会尊重、关怀的初衷。

因此,张晓梅建议,将每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改成“三八女人节”或“三八女性节”,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