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古蛇吞象 世事难知螳捕蝉 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08:20
如题,还有出处,谢谢各位了

“人心不古蛇吞象”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来源《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元·无名氏《崔府君断冤家债主·楔子》 螳捕蝉: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喻害人还被害之意。 比喻过分贪心结果适得其反。
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人心不古蛇吞相”的典故如下:
传说从前有个蟒蛇精违犯天条,玉皇大帝命雷公轰击它。蟒蛇精无处藏身,现出原形,化作小蛇蜷缩于尘土中。适逢寿州城内穷秀才梅生郊游途中发现,将小蛇救起,带回家中喂养。春去夏来,小蛇逐渐长大,生活日益艰难。一日在大街上闲逛,见众人围观皇榜。原来是皇太后身染重病,御医医治无效。榜告天下,有能治好皇太后病症者,可做京官。梅生暗想,我如有灵丹妙药治好皇太后的病,即可一步登天。不知不觉走出北门,来到郊外北山丛林中,突然狂风大作,一条巨蟒出现在眼前,梅生大惊,大蟒口吐人言:“梅相公别怕,你从前救过我的命,今天我将报答。”梅生记起自己曾救过一条小蛇,便说:“区区小事,何云报答!”蟒蛇道:“当今皇天太后病,你从我腹中割下一块心肝,即可治好太后的病。”梅生犹豫,蟒蛇道:“但割无妨”。梅生即手持得刀钻入大蟒腹中割下一块心肝离去。
梅生进京治好太后的病,皇帝大悦,封梅生为宰相,放假三月回乡祭祖,耀武扬威。他转而想,荣华富贵皆过眼烟云,何不再向蟒蛇割一块心肝,以备日后自用,永保长生。次日梅生进入北山丛林寻得大蟒。大蟒此时已识破梅生乃领心不足之辈,念其曾救过自己的命,只得忍痛让其再割一刀。梅生钻进蛇腹,意欲割下大蟒全部心肝。大蟒疼痛难忍,混身抽搐,用力把口一闭,梅生终于葬身蛇腹。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的由来。

名句)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元·无名氏《崔府君断冤家债主·楔子》

(比喻过分贪心,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