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麼耶稣比喻为谷中的百合花或沙仑的玫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53:40

玫瑰无疑是璀灿的,以它特有的气质留天地间以一阵美
  丽的芳香。玫瑰是雅士的挚友,蜂蝶的恋侣,情人的信物,也是
  诗人咏吟的对象。它虽有刺,但人们还是希冀亲近它,亲吻它,
  热爱它,足见其魅力无穷。耶稣正是众人的救主、老师和朋友。
  十字架在某些人看来是羞辱和愚蠢,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
  神的荣耀和智慧。它具有强大奇妙的吸引力。
  玫瑰是明知的,它晓得属于它的生命不长,须全力催生,
  尽情绽放。绝不自暴自弃,虚耗光阴。在耶稣的工作日程表中,充满了“立即”、“马上”、“就”等字样,尤其在《马可福音》的记载中,不难看见他是一位马不停蹄,风尘仆仆的劳苦仆人。尚有“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形像。纵然他这牛还不老!但他深知在世的日子不长。
  玫瑰是深情的,即使调落之后,也要化为春泥,作育群英。
  玫瑰是智慧的,它懂得永恒的奥秘,人们不会记住一直开放的
  玫瑰。却不会忘记永远年轻的玫瑰。故此,玫瑰的价值难道能用时间的长短来估量么?
  耶稣正是沙仑的玫瑰,它告诉人们:生命不该是一个苍白的流程,它死该是具有丰富内涵而不只单有躯壳而且。人生的价值与寿命的长短之间并不总是成正比。生命的意义不单是对个体生命在世时间“长度”的测量,而同时更要关注对其生命“密度”的检验。

  他说的是:
  “主耶稣啊,每想到你,心中便觉甜蜜。
  深愿我能早日见你,与你永在一起。
  世上并无一个声音,能把你恩唱尽,
  人间也无一颗慧心,能道你爱何殷。
  <副歌>主,你是园中的凤仙花,你是谷中的百合花,
  你是沙仑的玫瑰花,我心岂能舍下。”
  (《赞美诗》新编251首)

你说的这段经文其实是主耶稣赞美他的新妇呢——就是他的教会(歌2:1)。惟有主的新妇教会才是谷中百合,沙仑的玫瑰。
谷中百合是不易叫人看见她的美丽,如同主耶稣一样,他本是荣美的,但在当时的时代人却给他戴上荆棘的冠冕,主耶稣的新妇教会今天正应验主当时的景象,没有人能看出这个教会的荣美。百合花高洁、美丽、超然,不以恶还恶,不会伤害人,哪怕被人毁谤,被荆棘刺伤也必忍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