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找古诗(关于岳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30:14
这首古诗是在一座亭子上的,是描写岳飞的,不过不是“青山有幸埋忠骨”这一句,是挂在亭子上的。

是这个吗?

岳王墓
年代:【宋】 作者:【韩信同】 体裁:【】 类别:【】
妖星隳地芒角赤,龙剑悲吼风萧瑟。
中原王气挽不回,将军一死鸿毛掷。
秦空小儿真戏剧,播弄造化摇枢极。
指雌为亲忠且逆,双手上遮天眼碧。
九重茫茫隔天日,无由下烛臣愚直。
臣愚万死不足惜,国耻未湔独愤激。
古坟埋冤血空沥,西风年年土花蚀。
我恐精忠埋不得,白日英魂土中泣。
请将衰骨斲苔痕,献作吾皇补天石。

1.岳飞《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前人曾评价这首诗“寻芳特特马蹄声,二十八字足古今”,可见这首诗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
岳飞自十九岁从军,至三十九岁被南宋朝廷陷害身亡。为了抵抗金兵南下,保卫南宋的半壁江山,进而收复中原,岳飞长期转战疆场,正是“经年尘土满征衣”,难得有闲暇去探幽访胜。这次,岳飞在池州齐山阳春岭(今安徽境内)安营扎寨,偶得空隙,也就“特特寻芳上翠微”了。“特特”一词,有当象声词作马蹄声解的,也有当副词作“特意”解的。既然首句已叙述了征战经历,这一句将它解作“特意”比较顺畅,既可强调诗人戎马倥偬,登临揽胜的难得,还可展现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我们可以想见,当年岳飞登临翠微亭,纵目乾坤,俯仰天地,发而为诗的飒爽英姿,听见他那“还我河山”的铿锵呐喊。
三、四两句是诗的中心。它展示了岳飞面对祖国大好河山而流连忘返的赤子心境。正因为祖国的好山好水怎么看都看不够,直看到日落月出,在马蹄的催促声中才依依而归。这就把岳飞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了。
2.翠微亭——处于杭州飞来峰半山腰的翠微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战友岳飞而建。原亭早已毁坏,现亭是1928年冬慧明和尚重新修造的。亭侧的石壁上,有韩世忠儿子韩彦直所写的48字摩岩石刻,据近代金石家考证,这块石刻为罕见之物。
3.……谈谈说说,来到飞来峰前。峰前建有一亭,亭额书着“翠微亭”三字,题额的是韩世忠。郭靖知道韩世忠的名头,见了这位抗金名将的手迹,心中喜欢,快步入亭。亭中有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