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Mill是谁?只知道他是个经济学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1:43:40

穆勒(John Stuart Mill)生为苏格兰历史学家、哲学家兼行政官员詹姆士·穆勒(James Mill)的儿子,是幸或不幸,至今见仁见智。他1806年出生于伦敦,未离即摇篮之时,已开始在父亲手中接受教育。以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标准视之,小穆勒可谓毫无童年。老穆勒显然认为年幼无碍艰深的学习。穆勒15岁读边沁著作(法文版),但更早几年就已进入这位伟人的谈话圈子。穆勒不曾打过板球,少年时代被逼着在功利主义伦理学、古典经济学上表现早熟的聪明,并且熟读历史。到了20岁,穆勒的书本学问大概已多过绝大多数人毕生所有。有人因此说穆勒的心智全是后天制造,或者,至少说他所受教育使他的心智过于容易受外在影响左右。穆勒的著作显示他的心智有非比寻常的开放(孔德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例子),穆勒也在无意之中提示这一点:他诚实交待他思想论点的来源,并且希望世人知道,我们在穆勒名下读到的东西其实是他与妻子海丽特·泰勒(Harriet Taylor)合作的成果。然而这决不是说穆勒心灵开放而脑子空空。外来影响多,有人为所淹没,有人能容而大;此外,浪漫主义标榜不教而能、遗世独立的天才,颇失浮夸,有人却据此天才观念评断穆勒,说他的思想是二手思想,因此是二流的。

穆勒20岁那年,洒了观念史上最有名的一场眼泪,《自传》所述,今日读来,仍然很难不感动。穆勒是哭他错过的少年,还是哭他早年信奉的功利主义已不能作为人生圭臬,至今仍非完全清楚,不过,这场危机之后,穆勒将感情、感觉的教育与培养列为哲学激进主义(Philosophical Radicalism)的要务,勇敢努力将功利主义与麻木不仁的理性主义分开来。

23岁,穆勒随父亲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至1858年退休。印度叛变(Indian Mutiny)平定之后,英国国内抗议囚犯所受待遇者不过数人,穆勒其一。穆勒单凭知识精力,即足为杰出的维多利亚人。当代所有思潮——浪漫主义、实证主义、政治经济学、选举权问题(包括妇女投票权)、节育、社会主义(穆勒对巴黎公社社员颇有宽厚之言),都在穆勒脑海会合。1865年至1868年,他担任国会议员,代表威斯敏斯特。论自由(On Liberty)1859年问世,海丽特·泰勒前一年去世,其时穆勒已是当代首屈一指的社会科学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导师。他1873年去世于阿维尼翁(Avig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