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三国时期东吴的政策方针之内的资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2:54:04
政策大纲,对外政策,选拔人才什么的~
对了,还有财政措施~!

如若有人知道,望告之,感激不尽。

东吴的军事政策:
江淮战线:东吴在东线的战略就是夺取淮南,拱卫首都秣陵。自古“守江必守淮”,何况东吴定都秣陵,距离江北前线很近,必须夺取淮南以做屏障。但是东吴的多次进攻全部在合肥失败,其仅仅58年便灭亡也证明了淮河防线对于东南的重要性。
荆州战线:对于东吴来说,威胁最大的除淮南外就是荆州了。因此自夺荆州后,前有吕蒙,后有陆逊,皆为东吴最好的将领。吴军的主要目的是攻取襄阳(曹魏荆州的首府)。
领兵制度: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
东吴的对外政策:因为天下十三州,曹魏独占其八,为自保,东吴便与蜀汉结盟共抗曹魏。期间因吕蒙攻荆州杀关羽,双方交恶。刘备死后,两国重新结盟,一直维持到西晋统一全国。
经济政策: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 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
人才政策: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一是世袭领兵的武将,二是江东的门阀世族。因此官员将领选拔也主要从这些世族和武将亲人中挑选,造成东吴后期没有什么好的人才。

孙坚出身于下层社会,家贫,以种瓜为生。很重视将领而不大看重文人谋士,自己有一定的战略目光,更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以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闻名于世,孙坚虽然迎娶江东大家吴氏姐妹为妻,依然得不到大族的认可,孙坚的人才组成,主要时以中下阶层为主。
孙策吸取了其父孙坚不重视文人谋士的教训,早在孙坚起义兵时就“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孙权对文人的重视比孙策更高,上任之初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