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宽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0:00:04

宽带
其实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是以目前拨号上网速率的上限 56Kbps为分界,将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带”,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宽带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一般的角度理解,它是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宽,因此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前的宽带对家庭用户而言是指传输速率超过1M,可以满足语音、图像等大量信息传递的需求。

国家不同,定义也不同的,有的国家电信局为了利益,还特意减小网吧的带宽。

所谓宽带,是指上网带宽达到或超过“宽带标准”。但什么是“宽带标准”呢?其实,国内目前并没有什么宽带标准,有的只是各个接入商拍着胸脯做的承诺。甲说是10M、乙说是2M、丙说是512k……谁也不愿同意别人的意见。

目前流行的宽带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指带宽超过56kbps的接入方式,它包括了ISDN、ADSL、Cable Modem(简称CM)、LAN、FTTH等接入方式,甚至涵盖了已经开始试商用的无线GPRS接入;另一个则是指接入的带宽超过2M,即主要是LAN和FTTH接入。几乎所有的接入商都站在后一种标准的背后,甚至力图把标准的门槛提高到10M,而前一种标准则因为中国电信的支持格外显眼。某些公司甚至违心地对后一种标准进行歪曲和攻击,严重地误导了用户对宽带的选择(如表1)。

我们再来看看宽带发达国家的现状:美国大部分家庭的接入带宽低于1M;韩国的主要宽带接入方式是ADSL;日本索尼公司和软银公司投巨资发展ADSL家庭宽带业务……。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宽带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宽带的标准也并非一个确定的数值。从实际条件来分析,ADSL的确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家庭的宽带接入方式,所要注意的不过是价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