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话中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3:35:58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由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泄泄 :读音是什么?
这段话怎么解释?
你和我写的字有的不一样,哪个是正确的

yi,yi(四声)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是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给道光帝的上书内容.意思是:鸦片如果让它在天下广为流传,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应当从严治理.如果再不把它当回事,那几十年之后,咱们中国就没有能够打仗的兵,更没有军费了.
我的正确.我是教历史的,正在教高一.这是高一上册第一节的内容

假使有利于国家,即使因此而死也要用它,生当然更要用它。

这首诗全诗分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则徐(1785一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清福建侯官人。官湖广总督。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于虎门缴获英美商人的鸦片200余万斤,加以销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则徐屡败入侵之英舰,任两广总督。英商勾 结官僚琦善进谗,则徐被革职,充军伊犁。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一日,林则徐自西安告别家人赴伊犁时作了这首七律诗。首联:“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这是他自谦的话。他以钦差大臣的身分去广州禁烟,与英军作战,显得“力微任重”。但他多次打退英军的进攻,并非“不支”。但英军北上进攻,加上琦善的进谗言,这就“不支”了。次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用赋税,国人诽谤他,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社稷即国家。假使有利于国家,他即使因此而死也要用它,生当然更要用它。把死放在前面,强调忠于国家。作者把它改一下,改“社稷”为“国家”,更通俗。又改“死生”为“生死”,因这里当作平仄,倘作“死生”,成为仄平,不合律,故改。子产作“死生以之”,有“之”字,今省去,是从下省,因下句有“之”字,故可从下省。子产因有人诽谤他,所以这样说。则徐因琦善进谗言,被充军,所以也这样说;用典极切。他在利国的事上,不肯避祸趋福,表达出忘我的爱国热情。三联:“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谪(音哲)居”,官员被贬谪后闲居。“养拙”,守拙,官员退隐不仕。在封建社会里,臣子受到君主的处罚,也要感谢“君恩”的;不论什么处罚,也要说处罚“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