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这片文言文中互文的句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36:27
在初一课本的《三峡》中有一句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老师中有争执,有的老师说这句话是互文,有的老师说不是,大家帮我想想,查查资料,不会的话告诉我“互文”的定义也行!!谢谢你们
是的话就说明是的理由,不是就说不是的理由,不要像一楼的那位老兄,只说是,小生能力有限,恕不能理解

互文的定义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是,

曦 是太阳 亭午 是正午
月 是月亮 夜分 是深夜
我问你如果不是互文那么是会有其他的意思的:你翻翻看呢
太阳不会在晚上出现的 月亮不会在正午出现吧?

原意是: 自非亭午 不见曦,自非午夜 不见月.
这样写出三峡两岸的山高啊~~

是互文啊

应该是互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