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悼国际主义战士艾地同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2:45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疏枝立寒窗,
  笑在百花前。
  奈何笑容难为久,
  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
  何须自寻烦?
  花落自有花开日,
  蓄芳待来年。

  1965年12月

  【译诗】

  疏朗的梅枝斜立于寒窗,
  它在百花开放之前欢笑。
  只可惜笑容难以持久,
  春天里反而凋谢了。
  凋谢的总要凋谢,
  人何必自寻愁烦?
  花落花开自有它的时间,
  蓄积的芬芳在等待明年。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悼念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诗人自己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艾地(1923—1967)曾经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他所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在当时的印尼有很大的影响力。连当时的苏加诺总统都于 1959年公开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过“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然而,帝国主义和印尼国内的反动势力却并不甘心;他们在准备推翻苏加诺政权,剿灭印尼共产党。

  1965年9月30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第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左翼军官,采取行动以求挫败右翼军人集团的政变阴谋,但未告成功。10月1日,军人集团终于篡夺了国家权力,并对印尼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据印尼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66年5月23日发表的文件披露,被杀害的印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下20万人,被捕者不下40万人。艾地同志也在这场大屠杀中牺牲了。

  当毛主席得知印尼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国际战友艾地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悲痛。而时间已值隆冬,寒梅怒放;诗人触景生情,想到几个月前还在北京会见了他,但转眼间却成了故人,禁不住吟诗一首以寄哀思。

  上阕写深冬的梅花横斜傲岸于窗前;并以拟人手法,用一个“笑”字来形容梅花的无尽风采。梅花含笑盛开于“百花”之前,而“百花”当是指万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