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一词由何而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26:45

丫头
古代把婢女之所以称为“丫头”,是因为她们的发型是在头顶有分叉“丫形”的发髻,所以又叫作丫鬟。后来不仅丫鬟,平民的女孩子也是这种发型,所以一般把自家或别家的女儿也叫作丫头,指小姑娘,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现在,很多人都将心上人称作丫头,非常亲切.
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宋代王洋在《大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写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从此以后,“丫头”称呼广泛流行,直至现在有的地区仍在沿用此说。

呀~ 看来这位仁兄对这颇有研究~

好 不错 ~0~

对了 你从那找的?

不简单.

像故事一样,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