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达到多少可形成洪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00:46
从7时到13时降水量达到164毫米,气象局证明为特大暴雨,当时是否可形成洪水灾害?
补充一点,当时的地点是在水库附近,时间是2004年6月25日(在梅雨节气中)

降雨量达到多少可以形成洪水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当地植被覆盖率,以及地形地貌等特征决定的,下面我们分析下洪水的定义及形成条件及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 洪水定义:由于暴雨或水库溃坝等引起河、湖、海等水量迅猛增指标。加及水位急剧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一般以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是衡量洪水量级大小的主要因素。

  • 洪水的类型:按照洪水发生的不同区域,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海岸洪水山洪等。

  • 洪水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降雨强度在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 降雨量达到多少可形成洪水 :

  • 洪水量级不仅与降雨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地形、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的程度、河道的消纳能力、地区原来的干旱程度,都可以制约或加剧洪水的产生。并没有与降雨量的绝对值大小有很大的密切关系。

形成洪水除了地形、降雨量大之外还要降雨强度也要大才有可能形成洪水.
(注意:降雨量不同于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时,大量雨水迅速汇入河中,使河中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即形成洪水.

洪水定义:----由于暴雨或水库溃坝等引起河、湖、海等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一般以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是衡量洪水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