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要蒸多久才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01:51
用来做白斩鸡

看看这个

提到上海的特色风味菜,白斩鸡似乎是上海人的至爱,上海滩上经营白斩鸡的店家之多品名之繁就是明证。假如说北京烤鸭是京城的招牌菜,那么沪上则推白斩鸡无疑。白斩鸡的渊源可溯自战国时代楚国的宫廷名菜露鸡。据郭沫若考证:露鸡即卤鸡,选用嫩母鸡投入五味调和的卤汁中煮熟而成,经历代相传而成为宫廷及民间的一款佳肴;在演化过程中又花开两枝:制法分成红白两种,红者为烧鸡,白者即现在的白斩鸡。

上海白斩鸡最早流行于清朝浦东的乡间酒馆。店主为满足南来北往食客的需要,推出了白煮而成、食用时取多少斩多少的冷盆“白斩鸡”。鸡是自家庭前屋后散养的浦东鸡,不管客人何时来到店中,即刻逮来褪毛烫锅,随到随斩随吃;食客在白坯桌凳前坐定,一盆皮脆肉嫩的鸡肴,一壶自酿的糯米白酒,面对窗前田园风光,感觉甚是惬意。清《调鼎集》记载:“肥鸡白片,自是太羹元酒之味(指原汁原味),尤宜于下乡村、入旅店、烹饪又及时最为省便。又,河水煮熟,取出沥干,稍冷,用快刀片取,其肉嫩而皮不脱,虾油、糟油、酱油俱可蘸用。”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当年的制作要诀及美味。

上海开埠以后白斩鸡也从乡村走进都市,并且受到城里人的青睐,真正兴旺发达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马永斋熟食店的“三黄油鸡”和小绍兴鸡粥店的“小绍兴白斩鸡”。上海白斩鸡历经不衰发展至今,形成了十分鲜明的风味特色:它必须选用脚黄、皮黄和嘴黄的“三黄”嫩母鸡为原料,加工烹制后皮薄质脆色莹肉嫩味鲜,其蘸食的酱油配制独特,更有锦上添花之功。上海白斩鸡,以其色泽金灿油亮、滋味鲜嫩无比而享誉古今,百吃不厌常吃常鲜。

上海人的精明在白斩鸡的经营上也可见端倪。鸡脯鸡腿鸡翅固然好吃,但鸡头鸡脚鸡屁股也不可暴殄天物,经营者们分门别类照样卖出好价钱:鸡头鸡脚鸡屁股论只出售,有人偏好此物又图价廉美味,鸡心鸡肝鸡肠或论斤两或按只数外卖,鸡血自然做成鸡血汤不失为一种特色的小吃,而鸡骨头乃至氽鸡的汤水是熬鸡粥的好伴侣。其实上海的许多传统特色菜都是选用寻常人、视作下脚而加以精心烹制、“化腐朽为神奇”作成的佳肴,譬如“红烧圈子”“青鱼秃肺”“糟钵头”莫不如此。

上海白斩鸡是上海人的至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