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鸦片战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8:25:19

正确看待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都知道《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我们看待鸦片战争的客观影响时,应当看到哪些呢
首先,鸦片战争致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战争结束后,西方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被打开欣喜若狂,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1842年以后的3年间增加了2.5倍,其中主要是棉纺织品;大量丝,茶等中国的原料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运往国外,从1843年开始,丝出口在4年间增加近13倍,茶在6年中增加近5倍,还有大量鸦片以近乎公开的走私方式经过香港运入大陆,外国资本还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银行,码头,工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评价说,列强的经济掠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当然,外国侵略的主观目的不是将中国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将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但是,从中国一贯的封建经济基础受到强烈冲击的角度说,明朝中期就存在,而又无力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跳跃到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形成,自然经济的解体确实是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其次,鸦片战争也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从长期以来"天朝上国"迷梦中惊醒的一部分地主阶级成员中,最有影响的是林则徐和魏源;林则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实他不仅"看",而且努力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组织翻译欧式大炮瞄准发射技术和战船图式等资料,建议设立新式国防工业;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的一段反思尽管不十分准确,但是也反映出地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对战争失败原因在进行思考的事实:"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甲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器利不如人和也";当时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为最著名,成为后来洋务派学习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的先声,这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也对中国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对鸦片战争的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