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毛姆写的《江之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2 07:05:42

江之歌
  [关键词语] 匍匐前进 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 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 克服无情自然力的顽强精神 人性泯灭的低泣 最后绝望的抗议
  同样一个对象,在表现他的时候,作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把它的特点(或者说得文雅一点,它的本质)表现出来。要表现的,还有作家自己个性。只有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文章才有创造性,才能动人。作者的个性不能光溜溜地再现,而是通过他对事物的感觉、情感和理念表现出来的。同样是描写长江,我们已经选了袁鹰的《筏子》,为什么还要选英国人毛姆的这篇文章呢?因为,毛姆对长江的描绘,带着外国人眼光。这种外国人的眼光,是中国作家所没有的,这种眼光,和中国作家相比,就可能有个性,有了个性化的眼光,才能有个性化的形象。

  毛姆对长江的描绘,集中在纤夫身上,和袁鹰把笔力集中在艄公身上,有点类似。
  在袁鹰那里,体力劳动者艄公,在长江凶险的浪涛中,是神闲气定、大智大勇的征服者,具有英雄的气概。
  而在毛姆笔下,这些长江上的体力劳动者,开头几句,似乎有点浪漫:
  沿江上下都可以听到歌声。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们在唱。他们划着木船顺流而下。
  划着木船(注意木船),划船的人不是英国人习惯了的水手,而是“船夫”,这已经新异了;还要唱着歌,又不是划船比赛,而是和江流搏斗,这更加富有异国情调了。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的作者来看,更有特点的是:纤夫。

  逆流而上的船只,不是以机器的力量去推动它前进,而是用人的肩膀来拉。这在英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开始了描述,并且为了英国读者,加以必要的说明:
  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就只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的大船过急滩,那就要两百来人。
  面对这样盛大的场面,对一个英国作家,是千载难逢的,中国作家习以为常的景象,被他当成了奇迹,至少是奇景来描绘的。但是,他只点出“逆流而上”“两百来人”。对于这样的原始的劳动,他的感情肯定是有点惊异的,但是,在开头,至少在字面上,他那种外国人的惊讶被抑制着,他好像只是报导事实。这与其说是西方新闻记者的笔法,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笔法,尽可能让场景和细节说话,避免流露主观情感,结论由读者自己去思索。虽然他没有直接的评判,也没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