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国家贸易顺差时,该国是资本输出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27:39

一个国家是否是资本(净)输出国,其衡量尺度是该国的经常项目差额。一个国家如果是经常项目顺差,该国就必定是资本输出国。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FDI输入国之一,由于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净输出国。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资本输出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是中国的稀缺资源。从总量上看,中国不但未能利用外国资源(外国储蓄),而且以极低的回报率把自己的资源借给富国,特别是美国来用,这不能不说中国的资源配置出了问题。在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量中,同资本项目顺差相对应的那部分外汇储备的增量可以理解为是中国用股权换债权的结果。FDI流入使外国投资者取得了中国的股权,而中国则购买了相应的外国债权(主要是美国国库券)。FDI是成本最为昂贵的一种外资(对外国投资者来说,FDI有很高的风险,因而需要很高的回报),而美国国库券则是回报率最低的一种资产。外国投资者不但将会收回本金,而且将从投资收益中得到利润和红利,直到永远。尽管各有特点,借债和利用FDI没有本质的不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在大力引入FDI的同时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库券可以比喻为穷人以高利息(不用立即支付)从富人那里借钱,再用低利息把钱借回给富人。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美国是世界上的最大债务国,其净外国资产的投资收益是正值。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三大资本输出国,而其净外国资产的投资收益却是负值。其含义自在不言之中。利用外资,引进FDI并没有错,问题是要适度,要讲究成本效益分析,要纠正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种国际收支格局。否则,有朝一日,中国居民将无法成为GDP增长的真正受益者。
  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通过扩大生产和压低工人工资来发展,扩大生产会产生巨大的供给,压低工资又缩小了需求,两者是不对称的,解决的办法就是靠资本和商品输出。一般都是从先进国家输送到落后国家,用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需求拉动它的供给。但是今天这个现象颠倒过来了:由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和资本输出,发达国家的需求拉着发展中国家的供给。这是因为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为牟利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使之变成生产中心,而发达国家就变成了需求中心。因此,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说“世界发展的两大引擎来自于美国的需求和中国的供给”不无道理。